ruoqiang.png

若羌县,别称楼兰市,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辖县。地处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东南部,塔克拉玛干沙漠东南缘。西接且末,北邻尉犁县及鄯善县和哈密市,东与甘肃省、青海省交界,南与西藏自治区接壤,行政面积20.23万平方公里,是中国辖区总面积最大的县。全县辖两个管委会、四镇、四乡、一团场。截至2022年10月,地方财政收入113631万元。截至2021年,若羌县户籍人口3.43万人,常住总人口6.2万人。若羌县自古以来就是内地通往中亚和新疆通往内地的第二条战略通道,也曾是古”丝绸之路”的必经要道,被誉为新疆的“聚宝盆”。先后荣获“国家卫生城市”“国家园林城市”等光荣称号。

大宜子孙锦.png

大宜子孙锦

若羌楼兰博物馆大宜子孙锦是一件极具历史与文化价值的珍贵文物。这件织锦出土于新疆若羌县境内的楼兰古城遗址,是汉代织锦工艺的代表之作,充满了汉代装饰艺术的独特风格。

关于出土地方,楼兰古城遗址是古丝绸之路上的重要节点,曾是东西方贸易和文化交流的中心。在这片古老的土地上,大宜子孙锦的出土为我们揭示了汉代织锦工艺的精湛技艺和独特魅力。

在朝代上,大宜子孙锦被鉴定为东汉时期的经锦残片。这一时期,中国的丝织技术已经相当成熟,织锦工艺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大宜子孙锦以其丰富的色彩、细腻的纹路和独特的图案,展现了汉代丝织品的卓越品质。

在形制上,大宜子孙锦以瑞兽和变体云纹以及攀枝叶蔓的图案组成纹饰,间织隶书“大宜子孙”字样。这些图案和文字不仅具有装饰性,更寓意着对子孙后代的祈愿和祝福。纬线一色,经线则使用了褐、黄、蓝三色显花,使得整件织锦色彩艳丽夺目,纹路细腻流畅。此外,这件织锦采用提花机以平纹经重组织就,制作工序复杂,体现了汉代织绣工艺的高超水平。

总之,若羌楼兰博物馆大宜子孙锦是一件具有极高历史和文化价值的文物。它不仅是汉代丝织工艺的杰出代表,更是古代东西方文化交流的重要见证。通过这件文物,我们可以更加深入地了解汉代的社会文化、宗教信仰和审美观念。

佛经石刻.png

佛经石刻

若羌楼兰博物馆佛经石刻是一件珍贵的文物,出土于新疆若羌县境内,与著名的楼兰古城遗址有着密切的联系。这件石刻不仅为我们揭示了古代楼兰地区的宗教信仰和文化交流,也展现了古代石刻艺术的独特魅力。

出土地方:这件佛经石刻出土于新疆若羌县楼兰古城遗址或其周边地区。楼兰古城作为丝绸之路上的重要节点,曾是东西方文化和宗教交流的重要场所,因此出土这样的文物并不意外。

朝代:关于这件佛经石刻的朝代,虽然具体年代难以确定,但根据石刻的材质、工艺以及字体风格,专家推测它可能出自东汉末年至魏晋时期。这一时期,佛教开始传入中国,并在西域地区得到广泛传播,这件石刻正是这一历史时期的产物。

形制:在形制上,这件佛经石刻展现了古代石刻艺术的精湛技艺和独特风格。石刻采用石材制作,表面经过精细打磨和雕刻,形成了清晰可辨的文字。石刻上的佛经文字采用楷书或隶书书写,字体工整、结构严谨,体现了古代书法艺术的魅力。同时,石刻上的图案也富有寓意和象征性,如莲花、佛像等,都是佛教文化的重要元素。

总之,若羌楼兰博物馆的佛经石刻是一件具有重要历史和文化价值的文物,它为我们了解古代楼兰地区的宗教信仰、文化交流以及石刻艺术提供了珍贵的实物资料。

楼兰古城.png

楼兰古城

楼兰古城是一处位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若羌县境内罗布泊的西北角的神秘遗址,它是古代丝绸之路上的重要节点,见证了中西方文化的交融。

关于出土地方,楼兰古城遗址位于罗布泊的西北角,孔雀河故道南岸16公里处,东距罗布泊北岸28公里,地理位置独特,环境恶劣,但正是这样的环境,使得楼兰古城得以保存至今,成为我们研究古代西域文化的重要窗口。

关于朝代,楼兰古城始建于西汉时期,大约在公元前176年以前,是西域三十六国之一。在汉朝与匈奴的夹缝中生存,楼兰古国凭借其独特的地理位置,成为了东西方贸易和文化交流的重要枢纽。然而,随着历史的变迁,楼兰古国在公元630年左右神秘消亡,留下了这座充满谜团的古城遗址。

在形制上,楼兰古城遗址包括城区面积10.8万平方米和东郊墓地、周围寺院居民遗址及楼兰贵族墓等。城区平面呈正方形,城墙用红柳枝与粘土相间筑成,城内有一古河道自西北流向东南,与孔雀河支流相通。楼兰佛塔和“三间房”是遗址的标志性建筑,体现了古代楼兰人的建筑艺术和宗教信仰。

此外,楼兰古城遗址还出土了楼兰美女(干尸)、汉锦、晋代手抄《战国策》等珍贵文物,这些文物不仅具有极高的历史价值,也为我们了解古代西域文化提供了重要的实物资料。

铜扁壶.png

铜扁壶

若羌楼兰博物馆铜扁壶是一件极具历史价值的文物,出土于新疆若羌县境内的楼兰古城遗址。这件铜扁壶不仅代表了古代西域地区的金属铸造技术,也反映了当时社会的文化特点和审美观念。

关于出土地方,楼兰古城遗址是古丝绸之路上的重要节点,其独特的地理位置使其成为东西方文化和贸易交流的中心。在这片古老的土地上,铜扁壶的出土为我们揭示了古代西域地区的金属工艺和文化面貌。

在朝代上,铜扁壶被鉴定为汉代或汉晋时期的文物。这一时期,西域地区与中原王朝的交流日益频繁,中原地区的金属铸造技术也传入西域,使得西域地区的金属工艺得到了长足的发展。铜扁壶作为这一时期的代表之作,其独特的造型和精湛的工艺都体现了当时金属铸造技术的高超水平。

在形制上,铜扁壶呈现出一种扁平而宽阔的形态,器身修长,两侧略鼓,整体造型简洁而优雅。壶口呈喇叭状,便于倾倒液体。壶身表面经过精细的打磨和抛光,呈现出一种金属特有的光泽感。在壶身的一侧,还刻有精美的图案和文字,这些图案和文字不仅具有装饰性,更蕴含了丰富的文化内涵和历史信息。